【國】六年級(上)-第七課 沉城之謎

2020101311:39
 

課文

 


 

  澎湖,這個位於臺灣海峽的群島縣市,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臺灣通史有這樣的紀錄:「澎湖 虎井嶼之東南,有沉城焉。天空浪靜,望之在目。」的確,當天氣晴朗的退潮時刻,從虎井海岸往海底觀看,真的可以看見類似城牆的建築,映著海水浮浮沉沉,若隱若現。但是,真的有傳說中的海底城堡嗎?

  除了臺灣通史澎湖的地方文獻以及當地文人的詩詞,都有關於海底沉城的紀錄。於是,民國六十五年,當時的縣長請來經驗豐富的潛水專家謝新曦先生,潛到海底一探究竟。因為鄰近沉城的虎井嶼是個軍事重地,一般人員、船隻都無法靠近,謝先生每次潛入水底,都必須經過正式的申請。搜尋的進度緩慢,直到民國七十一年,才第一次發現海底有一片長長的石牆,疑似是遺跡的位置。消息曝光之後,不但引起臺灣學者的興趣,也引起國際考古學家的高度關注。

  離臺灣很近的日本,對海底古城的興趣濃厚,但是,當時澎湖海域仍然屬於軍事管制區,不開放媒體採訪、報導。直到民國八十五年,日本 朝日新聞等媒體才獲得核准,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來到澎湖

  來自日本的專家拍下了許多珍貴的紀錄片,雖然沒有解開海底沉城之謎,但真實的影像卻吸引更多國外考古學家的目光。民國九十年,英國古文明探索專家葛瑞姆帶領專業團隊前來探勘。當他們潛進海底,發現了兩座龐大的建築物,只不過探索專家發現的「牆」,不是文獻中的「紅磚城址」,而是長長的、布滿珊瑚礁的海底岩脈。這兩座岩脈,一座是南北走向,另一座是東西走向,兩座彼此交錯,綿延了六、七十公尺。

  這是大自然的傑作,還是傳說中的古城?葛瑞姆的團隊小心翼翼的把岩脈表面的珊瑚礁輕輕敲掉,大家屏氣凝神,靜待結果。當他們看到珊瑚礁底下,竟然是平整的牆面,岩脈的接縫筆直整齊,忍不住發出驚嘆!是誰建了這座古城?它為什麼會沉入海底?它原本是什麼模樣?

  葛瑞姆對海底的發現,大膽假設這是人為的產物,因為兩道正東西向和正南北向的建築成十字形,彷彿是參照著星象座標完成的。他甚至說,這可能是人類失落的文明,至少有六千年,是和埃及金字塔、馬雅古文明同一時期的遺址。葛瑞姆發表看法之後,國外媒體蜂擁而至,包括日本中國大陸探索頻道都前來採訪報導,一時間,寧靜的澎湖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雖然,有許多專業的團隊出動,但神祕的海底沉城並沒有向世人揭露所有的祕密。專家發現石牆北端,有個圓形結構的疊石區,這是石階嗎?還是某一群人曾經聚集的廣場?專家一次又一次的探勘,還是無法找到確定的答案。讓人遺憾的是,古老的石牆並不會永遠等在那裡,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水不斷的沖擊,這些石牆逐漸毀壞倒塌,終有那麼一天,人們會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虎井沉城」之謎,會不會真的就這麼石沉大海,成為無法解釋的「失落的古文明」呢?

  「虎井沉城」的探勘,喚起大家對古蹟的重視,那些無法複製的歷史遺跡,難以解釋的遠古文化,都是人類珍貴的文明記憶。對於這些歷史古蹟,我們應該充滿感謝,應該更加珍惜。
 

 

替換語詞

 

 
浩浩蕩蕩的來到澎湖
(疊字詞)的(動詞)(名詞)
開開心心的畫完圖畫

熱熱鬧鬧的展開活動
歡歡喜喜的回到故鄉
輕輕鬆鬆做著運動
安安靜靜的離開教室
拖拖拉拉的走進教室
慌慌張張的跑到門口
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
日日夜夜的思念家鄉
徹徹底底的打掃房間
仔仔細細
的檢查作業
高高興興的慶祝節日

清清楚楚的表達想法

 

專家一次又一次的探勘
(名詞)(量詞)又(量詞)的(動詞)
老師一遍一遍解說
蝴蝶一群又一群的飛舞
歌手一場又一場的表演
麵包一箱又一箱的運送
眼淚一滴又一滴的落下
比賽一場又一場的進行
音樂一首又一首的播放
鮮花一朵又一朵的綻放
妹妹一點又一點的進步
弟弟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同學一題又一題的發問
老師一個又一個的解答
汽車一輛又一輛的經過

 

舉世矚目的焦點
優雅高貴氣質

萬眾期待的巨星
鳥語花香的森林
百花齊放的花園
美不勝收的花朵
寸步難行的道路
絕無僅有的寶物
琳瑯滿目的商店
人山人海的夜市
車水馬龍的市區
五顏六色的衣服
美麗動人的星空

 

對於這些歷史古蹟,我們應該充滿感謝,應該更加珍惜。
對於這些(名詞),我們應該充滿(名詞),應該更加(動詞)。
對於這些生命,我們應該充滿愛心,應該更加關懷。
對於這些難題,我們應該充滿信心,應該更加努力。
對於這些工作,我們應該充滿動力,應該更加用心。
對於這些困難,我們應該充滿信心,應該更加努力。
對於這些街友,,我們應該充滿愛心,應該更加幫忙

對於這些弱勢老人,我們應該充滿耐心,應該更加幫助。
對於這些可憐孤兒,我們應該充滿憐惜,應該更加關懷
對於這些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充滿尊重,應該更加傳承。
對於這些自然景觀,我們應該充滿敬意,應該更加愛惜。
對於這些愛心媽媽,我們應該充滿感恩,應該更加乖巧。

 

 

造句

 

 
 
若隱若現-形容隱約不明,模糊不清。
(相似:若有若無、隱約可見)
(相反:一目了然、黑白分明)
一探究竟-看清楚、弄明白。

(相似:一窺到底、尋根問底、探索發現)
 

浩浩蕩蕩-形容氣勢雄壯、規模宏大。
(相似:洶涌澎湃、波瀾壯闊、氣壯山河)
小心翼翼-非常謹慎,不敢疏忽。
(相似: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兢兢業業)
(相反:粗心大意掉以輕心)
屏氣凝神-屏住呼吸,集中精神。指專心一意。

(相似: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相反:心不在焉)
 

蜂擁而至-比喻如蜂般擁進來。

石沉大海-比喻人去不見蹤影、杳無音訊或事情沒有下文。
(相似:不知去向、杳如黃鶴、杳無音信、泥牛入海、銷聲匿跡)
(相反:死灰復燃)
 

不是……而是……-並列複句
 

是……還是……-選擇複句

  1. 根據沉城之謎一文,臺灣最早開發的是哪一個地區?答案澎湖

 

  1. 作者引用臺灣通史的目的為何?答案增加傳說的可信度。

 

  1. 根據沉城之謎一文,民國七十一年第一個發現澎湖海底有疑似遺跡的人是誰?

答案謝新曦

 

  1. 沉城之謎一文第一段提到天空浪靜,望之在目。這個指的是什麼?
    答案海底沉城。

 

  1. 根據沉城之謎一文,第一個來到澎湖拍攝的外國媒體是誰?答案日本 朝日新聞

 

  1. 葛瑞姆認為他的發現是屬於大自然的傑作,還是人為的產物?為什麼?
    答案人為的產物。因為葛瑞姆團隊把岩脈表面的珊瑚礁輕輕敲掉,看到珊瑚礁底下,竟然是平整的牆面,岩脈的接縫筆直整齊。葛瑞姆一口認定這是人為的產物,因為兩道正東西向和正南北向的建築成十字形,彷彿是參照著星象座標完成的。

 

  1. 葛瑞姆對海底古城提出什麼看法,對考古界造成很大的震撼?
    答案他認為海底古城是人類的產物,他甚至說,這可能是人類失落的文明,至少有六千年,是個跟埃及金字塔、馬雅古文明同一時期的遺址。

 

  1. 日本英國都派了專家來澎湖探勘,他們兩個團隊有什麼異同?請各舉例子說明。

   答案:兩個團隊都帶領了專業團隊探勘,同時都拍了許多影像,也讓不同國家的考古學者,對澎湖海底古城引起莫大的興趣。

    日本專家的探勘未發現任何建築物;英國團隊卻發現了兩座龐大的建築物,仔細研究後並大膽發表演說。

 

  1. 哪兩個國外媒體曾經來到虎井嶼探訪海底沉城?答案朝日新聞探索頻道

 

  1. 虎井沉城的形成年代與哪些國外的古文明可能是同一時期?
    答案埃及金字塔、馬雅古文明。

 

  1. 一開始先引用史料,並說明看見類似海底建築物的話,這樣的寫作安排有什麼用意?
    答案引用史料會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也讓讀者有繼續往下閱讀的衝動與期待;加上舉出曾有人看見類似的海底建築物的事件,更可以讓人深信海底古城的真實性。

 

  1. 謝新曦先生對海底沉城的探勘有何貢獻?
    答案他發現海底有一片長長的石牆,疑似是遺跡的位置,這消息不但引起臺灣學者的興趣,也引起國際考古學家的高度關注。

 

  1. 沉城之謎一文敘述澎湖的海底古城陸續有人下去探訪過,依序是哪些人或國家?
    答案臺灣 謝新曦(65y)日本 朝日新聞(85y)英國 葛瑞姆團隊(90y)

 

  1. 本文提到擔心「虎井沉城」之謎會成為無法解釋的「失落的古文明」,你認為這樣的擔心合理嗎為什麼

《答案》我覺得很有可能。許多專業團隊依舊無法了解當時建造這些古蹟的目的和作用,再加上海水不斷的侵蝕,線索越來越模糊,也就更呼應作者說的「失落的古文明」。

 

  1. 虎井沉城在保存上最大的困難點是什麼?ˉ《答案》海水的沖擊

 

時間(民國)

人或團體

探勘的困難

發現或成果

影響

65~71

謝新曦

(軍事)重地

(搜尋緩慢)

海底石牆似遺跡

引起國際興趣

85

朝日新聞

民國85年以前不開放媒體

拍下(珍貴紀錄片)

吸引更多考古目光

90

葛瑞姆團隊

只是發現

(兩座岩脈)

敲掉表面

露出牆面

(疑)六千年前文明

各國採訪

(矚)目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