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九、童年˙夏日˙棉花糖 陳幸蕙
碧葉扶疏的深巷底,有一棵古老巨大的鳳凰木。童年時候,每逢初夏,當人家院牆角落的幾株向日葵,像一輪輪金黃的圓盤,燦燦然綻開時,那賣棉花糖的老人,便也開始自得其樂的在樹下,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了。那真是輕鬆美好的夏日景象之一。
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不徘徊在山巔,不流浪在天上,卻只眷戀不捨的停駐在人間,停駐在巷底,停駐在每一個快樂的男孩、女孩的手中,為綠蔭深濃的小巷,增添了幾分生動的童話氣息;於是,賣棉花糖的老者,便成了捕雲、網雲、巧手織雲的人了。
是的,織雲的人!但他不用飛梭,不用紡車,也不去織出整齊的經緯,或細密的圖案;他只是以一小銅勺雪白晶瑩的砂糖粒,緩緩倒入製糖機器中央那神祕的黑洞裡,然後加熱、旋轉、攪拌,於是,一顆顆透明細小的粒子,便被抽成纖纖裊裊、若有若無的糖絲,同時,也開始在細細的木棒上,糾結聚集成另一種美好的形狀了。
面對那樣神奇速成的立體編塑,那樣一縷一縷剪裁合度的白雲,你必然會同意,做棉花糖,實在是一種詩意盎然的袖珍手工業,是可愛的街頭藝術,也是饒富喜劇效果的魔術。
其實,做棉花糖的機器,出人意料的簡單。一塊長形呈帶狀的鋁薄片,圍繞成圓形劇場的形狀,再加上透明的防風玻璃板和必要的零件,一座被安置在腳踏車後座的小型流動工廠,就算是配備齊全了。
也許,沒有一個孩子不愛雲,沒有一顆童心是不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吧?因此,清寂的午後,或晴朗的早晨,當賣棉花糖的老人,悠閒的騎著腳踏車進入巷口,手裡的響鈴一搖,沙啞的嗓音一揚:「賣棉花糖唷——」成群的孩子,便著了魔似的,紛紛推開自家紗門衝出,緊跟在老人身後,喜孜孜的簇擁著他,像簇擁一位君王,直到把他送到巷底那涼涼翠翠的鳳凰樹下為止。那活潑可喜的生活畫面,在初夏的微風中,充滿了天真的諧趣。
曾經,我也是手捧棉花糖,一任陽光輕輕灑在雙頰上的女孩;鬆鬆的棉花、甜甜的棉花,入口即化的那種感覺猶在舌間,但光陰竟悄然飛逝, 屬於棉花糖、屬於蝴蝶結、屬於雀斑的童年,已成為永恆、甜蜜的回憶。
【基礎修辭】
1.譬喻
定義 兩種不同的事物,只要有相同的地方,就可以拿來互相比方,這叫做「譬喻」。用「譬喻」的方式說話或寫作,可以把事物說得更清楚,將情感表達得更生動,使聽的人或讀的人更容易了解和加深印象。
例句 童年時候,每逢初夏,當人家院牆角落的幾株向日葵,像一輪輪金黃的圓盤,燦燦然綻開時,那賣棉花糖的老人,便也開始自得其樂的在樹下,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了。
解析 用一輪輪金黃的圓盤比喻盛開的向日葵,用蓬鬆的雲朵比喻棉花糖的形狀。
2.類疊
定義 同一個詞彙、語句,接連反覆的使用著,以加強表達的效果,使字句具備音律之美,就叫做「類疊」。
例句 ⑴童年時候,每逢初夏,當人家院牆角落的幾株向日葵,像一輪輪金黃的圓盤,燦燦然綻開時,那賣棉花糖的老人,便也開始自得其樂的在樹下,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了。(疊字、類字)
⑵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不徘徊在山巔,不流浪在天上,卻只眷戀不捨的停駐在人間,停駐在巷底,停駐在每一個快樂的男孩、女孩的手中。(類字)
⑶鬆鬆的棉花、甜甜的棉花,入口即化的那種感覺猶在舌間,但光陰竟悄然飛逝,屬於棉花糖、屬於蝴蝶結、屬於雀斑的童年,已成為永恆、甜蜜的回憶。(疊字、類字)
3.設問
定義 說話行文時,刻意設計問句,不直接陳述意見、想法,採自問自答或問而不答等形式來表達內容,目的在強調某個意思,引起對方注意或思考的修辭法。
例句 也許,沒有一個孩子不愛雲,沒有一顆童心是不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吧?
解析 作者自問自答,其實答案早已在自己心中。
替換語詞
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
一朵一朵鮮豔盛開的玫瑰花
一棟一棟高聳入雲的摩天樓
一球一球五彩繽紛的毛線球
一顆一顆料多味美的小籠包
一顆一顆晶瑩剔透的大珍珠
一顆一顆美麗耀眼的綠寶石
一粒一粒噴香飽滿的白米飯
一塊一塊酥脆多汁的炸雞塊
一首一首輕快悅耳的進行曲
一隻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花貓
一袋一袋堅硬沉重的沙包
一座一座連綿起伏的山巒
一棟一棟美輪美奐的別墅
一盤一盤營養豐富的菜肴
一縷一縷的白雲
一朵一朵的櫻花
一棟一棟的大樓
一隻一隻的小狗
一支一支的鉛筆
一條一條的金魚
鬆鬆的棉花
柔柔的聲音
矮矮的木屋
軟軟的枕頭
絲絲的細雨
細細的木棒
柔柔的聲音
潺潺的流水
造句
自得其樂—能悠然體會其中的樂趣。
(相似:悠然自得)
(相反:自找苦吃、自作自受)
若有若無—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模糊不清的樣子。
出人意料—出乎意料之外。
(相似:出人意表、出人意外)
喜孜孜—歡喜的樣子。
是……是……也是……—並列複句
每逢—凡是遇到。
扶疏—枝葉繁茂,四處伸展的樣子。
其實—真正、實在,指真實的情況。
簇擁—群圍著。
(相似:蜂擁)
1. 作者將棉花糖想像成什麼?
《答案》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
2.從「碧葉扶疏」、「向日葵燦燦然綻開」,可知作者回憶的場景是在什麼季節?
《答案》夏季
3. 文中「一輪輪金黃的圓盤」指的是什麼?
《答案》盛開的向日葵 (作者用來摹寫初夏場景的景物)
4. 文中提到賣棉花糖的老人都會在哪裡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
《答案》巷底的鳳凰木下。
5.「成群的孩子,便著了魔似的,紛紛推開自家紗門衝出,緊跟在老人身後,喜孜孜的簇擁著他,像簇擁一位君王,直到把他送到巷底那涼涼翠翠的鳳凰樹下為止。」從上述文句可推知孩子們充滿了什麼感覺?
《答案》雀躍、期待
6. 文中作者提到轉化為祥雲的棉花糖為綠蔭深濃的小巷帶來什麼改變?
《答案》讓這個小巷增添了幾分生動的童話氣息,因為小孩開始期盼它出現,男孩、女孩的手中都有一抹雲,還因為它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讓寂靜的小巷充滿樂趣。
7. 賣棉花糖的老者用什麼來織雲?
《答案》砂糖粒
8. 文中作者提到賣棉花糖的老人是如何織雲的?
《答案》他以一小銅勺雪白晶瑩的砂糖粒緩緩倒入製糖機器,然後加熱、旋轉、攪拌,抽成纖纖裊裊、若有若無的糖絲,糾結聚集在細木棒上。
9. 文章中織雲的人是誰?他和一般織布的人有何不同?
《答案》賣棉花糖的老人。他不用飛梭,不用紡車,也不去織出整齊的經緯,或細密的圖案。
10. 為什麼作者會形容做棉花糖是一種詩意盎然的袖珍手工藝,是可愛的街頭藝術,也是饒富喜劇效果的魔術?
《答案》因為作者把這項技術看成藝術,而且把它想像成雲,就像變魔術一般充滿神奇。做棉花糖時,一顆顆透明細小的粒子,抽成纖纖裊裊、若有若無的糖絲,透過賣棉花糖的老者的巧手糾結聚集成另一種美好的形狀,所以稱他是織雲的人,他猶如魔術師變魔術一般,變出各種形狀的棉花糖。
11. 如雲朵一般的棉花糖會如此吸引孩子們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因為沒有一個孩子不愛雲,沒有一顆童心是不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
12. 文中「小型流動工廠」指的是什麼?
《答案》做棉花糖的機器。
13. 何者呈現出童年不再的感嘆?
《答案》屬於棉花糖、屬於蝴蝶結、屬於雀斑的童年,已成為永恆、甜蜜的回憶。
14. 作者將本文標題訂為「童年.夏日.棉花糖」,是想傳達什麼樣的心情?
《答案》對童年那段夏日記憶的緬懷;想念童年那段充滿陽光、充滿棉花糖的甜蜜日子。(希望每個人的童年都能保有有趣、浪漫的事物。)
15. 作者以棉花糖作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如果是你,會以什麼來代表童年的美好回憶呢?
《答案》我會以風箏來代表童年的美好回憶,因為小時候爸爸總會帶著我和妹妹到公園去放風箏,雖然我的風箏總是無法順利飛上天,但是只要爸爸輕輕一扯我的拉線,風箏彷彿被施了神奇的魔法一般,總能飛得又高又遠。
童年 |
夏日 |
棉花糖 |
時間 |
季節 |
事件 |
在哪裡?什麼時候?誰賣? |
童年夏日在深巷底的鳳凰木下,有老人賣著棉花糖。 |
棉花糖像什麼? |
棉花糖像祥雲,老人像捕雲、織雲的人。 |
怎麼製作? |
將砂糖加熱、旋轉便能抽成糖絲,再利用木棒糾結成一團。 |
什麼機器? |
用鋁片、防風玻璃等零件,圍成劇場形狀,再安置在腳踏車後座。 |
怎麼賣? |
老人響鈴搖、嗓音揚,孩群衝出家門,直到鳳凰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