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清代的統治與開發
史前時代 |
|
荷西時代 |
1624~1662 |
鄭氏時代 |
1662~1684 |
清 代 |
1684~1895 |
*1683年清廷派施琅攻打臺灣 → 澎湖海戰 → 鄭克塽戰敗 → 1684年清朝統治臺灣
1. 清廷派誰攻打臺灣?(施琅。)
2. 鄭氏時代歷經哪幾位統治者?(鄭成功、鄭經、鄭克塽。)
補充資料
施琅攻打臺灣
臺灣棄留的爭議
渡臺禁令
黑水溝
自古以來,黑水溝不知吞噬了多少渡海來臺的移民,所謂「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就是在描述先民冒險橫渡黑水溝的艱辛。
統治措施:
《行政區的演變》
時 期 |
行政區畫分方式(行政組織) |
清代初期 (1684年) |
一府:臺灣府 (不是獨立的省,由福建省管轄) 三縣: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北→南) |
逐漸往北開發 (1812年) |
一府:臺灣府 四縣:彰化縣、嘉義縣、臺灣縣、鳳山縣(北→南) 三廳:噶瑪蘭廳、淡水廳、澎湖廳(東→西) |
*清代臺灣地區的開發,大致是由南往北、由西向東逐步開發。
*清廷為什麼要在臺灣增設行政區?(因為移民漸多,且逐漸往北發展)
《治理政策》
方 式 |
消極的治理政策 |
目 的 |
防止臺灣再次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
頒布禁令 |
限制漢人來臺:(1)必須經過政府批准 (2)不得攜帶家人 |
結 果 |
福建、廣東貧困居民 → 冒險偷渡 → 漢人數量不斷增加 |
*申請渡臺的人民,政府會發給驗票單,出入臺灣港口都需要驗票
*渡海來臺的漢人要面對種種的限制和危險:途中 →遭遇風災,上岸後 →水土不服、感染疾病
從哪裡可以看出清代移民開墾臺灣的路徑?(例:清代移民是由南逐漸向北開發,再往東部發展。從陸續往北增設的行政區,如彰化縣、淡水廳等;再擴充到東部,如噶瑪蘭廳等,可以看出北部人口逐漸增多,然後移民再向東部開墾,所以,這些人口增多的地方,需要增設行政區以便管理。)
清代前期對臺灣的統治,主要目的是什麼?(例:防止臺灣成為反清的基地。)
清代前期頒布哪些渡臺限制?(例:必須經過政府批准、來臺者不能攜帶家眷等。)
補充資料
西元1683年,清廷對鄭氏遺民仍保有戒心,頒布了「臺灣編查流寓六部處分則例」;對臺灣移民有三大禁令,被稱為移民三禁:
1.嚴禁無照渡臺,欲渡臺者須先在原籍地申請渡航許可證,並經過海防官方審驗核可。
2.渡臺者一律不准攜家帶眷,已渡臺者,亦不可將家眷接來臺灣(以未渡臺之家屬為人質)。
3.不准廣東人來臺,因清廷認為「粵地屢為海盜淵藪」,初期不准此地人民來臺。
申請渡臺者須領有官府所發的照票,內容會詳明來臺原由、原籍何處,除入籍臺灣者外,必須再開回籍期限,到臺後則經海防廳驗明,轉發知縣查照。
當時臺灣人口男多女少,青壯多而老幼少,導致婚姻困難,社會上產生了許多未結婚、經濟能力不佳的單身漢,稱之為「羅漢腳」
閩、粵濱海,山多田少,地狹人稠,人口壓力大,居民生計艱辛。然而臺灣土壤肥沃,一年數穫,吸引閩粵大量移民來臺發展,因此就算清朝政府嚴禁偷渡,但為了生存,渡臺禁令的實施反而造成偷渡更加猖獗。
渡海來臺的漢人必須經過俗稱「黑水溝」的臺灣海峽,由於此處海象險惡,臺灣諺語更用「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來形容其恐怖程度,是指十個人渡海來臺,平均有六個人會死在風浪裡,三個人成功抵達而留下( 但上岸後還會有更多的考驗) ,另有一人在船出航不久後,就因風浪太大選擇放棄而回頭。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西元1683年鄭氏王朝降清,清廷實施驅漢政策。隨鄭氏來臺的軍隊及漢人,皆遭遣返,留臺漢人僅剩數千。清廷長期採行嚴格的海禁政策,並有不能攜帶家人來臺的禁令,造成只有單身男性能冒險渡過臺灣海峽來臺謀生。其中少數能在臺落地生根者,為了成家和傳宗接代,大多與原住民族(當時為平埔族)女子結婚,入贅於母系社會的原住民族,故云「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移民社會:主要來自福建(閩)和廣東(粵)
《民變》:人民反抗政府
時間最早 |
朱一貴事件(1721-1722) |
福建漳州人 →鴨母王 (攻下臺灣府城) 內部發生衝突 →地方人士反抗 →清廷大軍鎮壓 |
規模最大 |
林爽文事件(1786-1788) (天地會-反清組織) |
福建漳州人 →反清組織的領導人 (攻下彰化城、諸羅城) 清廷追捕反清組織成員→率眾反抗→清廷十餘萬軍隊平定 |
歷時最長 |
戴潮春事件(1862-1865=4年) (天地會-反清組織) |
彰化四張犁人 →地方自衛組織的領導人 成員聚眾鬧事 →清廷派兵渡臺南北夾擊鎮壓 |
朱一貴事件
林爽文事件
戴潮春事件
《械鬥》:民間武力衝突(樹立「同心赴義」石碑,期許大家放下恩怨,團結一致)
祖籍 |
閩粵械鬥、漳泉械鬥 (漳州人興建的防禦措施:臺北芝山岩的隘門) |
姓氏 |
來自同一地區不同姓氏的移民也可能爆發械鬥 |
利益 |
為爭奪土地、水源等爆發械鬥 |
職業 |
不同職業的移民也可能爆發械鬥 |
分類械鬥
清代渡臺的移民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的哪些地方?(廣東、福建兩省。)
清代渡臺的移民,可能會因為哪些因素而集體反抗官府?(清廷無法有效維護社會秩序、來臺官員的腐敗和壓迫等。)
清代臺灣不同族群之間,可能會因為哪些因素彼此爆發衝突?(語言、文化上的誤解;商業利益的衝突;爭地、爭水源等。)
這些衝突對當時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農業開墾與水利建設
《農業開墾》
開墾方式 |
大量資金:招募農民開墾大片土地 (吳沙 →宜蘭平原) 資金較少:合作方式開墾 (姜秀鑾 →新竹北埔的金廣福公館)(廣東+福建) |
開墾條件 |
需向政府申請許可證照,才能開墾 (開墾文書、墾照) |
開墾困難 |
開墾時經常侵犯到原住民的生存空間 清廷劃設番界,設立漢番界碑,以隔離漢人和原住民 漢人違法越界開墾情形愈來愈多 →原住民生存空間愈來愈小 |
開墾影響 |
隨著拓墾面積擴大 →用水需求增加 →興建大規模水圳 |
開墾結果 |
將台灣逐漸開發成稻米、蔗糖的生產重鎮 |
*由於移民的辛勤開墾和經營,使得臺灣在清代的農業與商業活動都有所進展
開墾宜蘭平原第一人—吳沙
金廣福墾號與金廣福公館—姜秀巒
番界
這種隔離政策運用什麼方法?(畫界線、立界碑。)
為何是漢人違法越界開墾的情形比原住民族多,迫使原住民族縮小生存空間?(來臺的漢人愈來愈多、申請開墾證照需要寫相關申請文件,原住民族不懂漢字、官員同是漢人身分,漢人和原住民族發生土地糾紛時,官員大多偏袒漢人等。)
漢人和原住民族隔離政策會對雙方造成什麼影響?(誤會加深、造成仇恨……)
吳沙在開墾宜蘭平原時,曾經遭遇到哪些事件或困難?(需要與原住民族溝通、尋求資金支援、招募開墾的耕農、獲得官府的許可等。)
為什麼宜蘭當地的原住民族會阻撓漢人開墾宜蘭平原?(因為漢人侵入他們的生活範圍,危及他們的生存空間,奪取他們的土地與資源。)
清代來臺灣的漢人,開墾土地的方式有哪幾種?(有的攜帶大量資本,招募農民開墾;有的以合資的方式合作墾荒;有的則受雇於出資的地主。)
先民在開墾土地時,必須克服哪些困難?(風災、水災等自然災害;與原住民族間的衝突;不同族群間的衝突。)
漢人的開發對原住民族的生活與文化可能帶來哪些影響?(可能造成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可能因漢人文化的傳播而逐漸改變或消失。)
《水利建設》
水 圳 |
興建者 |
特 色 |
瑠公圳 |
郭錫瑠 |
臺北盆地最重要的灌溉渠道 |
八堡圳(施厝圳) |
施世榜 |
全臺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
曹公圳 |
曹 謹 |
高雄地區農業和民生用水的主要輸水渠道 |
瑠公圳—郭錫瑠
八堡圳—施世榜
曹公圳
先民為何需要建築水圳?(隨著開墾面積的擴大,漢人對灌溉用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需要興建水圳,把水引到田地灌溉。)
先民積極的開墾土地與興建水圳灌溉農田,造成什麼影響?(使臺灣逐漸發展成稻米、蔗糖的生產重鎮,生活也獲得改善。)
臺灣為什麼能夠成為稻米、蔗糖生產的重鎮?(臺灣的土地肥沃、先民辛勤的耕耘等。)
商業活動
臺灣 →中國大陸:稻米、蔗糖
中國大陸 →臺灣:藥材、五金、建材、布匹
快速繁榮的港口:【一府二鹿三艋舺】航運發展、貨物往來頻繁
北部 |
艋舺 (臺北市萬華區) |
中部 |
鹿港 (彰化縣鹿港鎮) |
南部 |
府城 (臺南市) |
清代臺灣除了島內的商業活動之外,對外的主要貿易地區是哪裡?(中國大陸。)
清代臺灣輸出中國大陸的物產主要是什麼?(稻米、蔗糖。)
清代臺灣主要從中國大陸進口了哪些物品?(藥材、五金、建材、布匹等用品。)
由於當時與中國大陸的貨物往來頻繁,使得臺灣哪些港口迅速繁榮起來?(府城、鹿港、艋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