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物與環境】《3-1-1生物多樣性》
【沙漠】
環境特徵 |
沙漠雨量稀少,地面以大片的沙子或礫石為主。(雨少、氣溫高,日夜溫差大) |
|
生物特徵 |
駱駝 |
‧駝峰內貯存了大量的脂肪,可在需要時分解產生能量與水。 ‧駱駝的眼睛具有濃密且長的睫毛可以防止風沙吹入眼裡。 ‧有『沙漠之舟』之稱。 |
仙人掌 |
‧仙人掌的莖肥厚多汁,貯存大量的水分。 ‧仙人掌的葉子變成針狀,可以避免水分散失。 |
【極地】
環境特徵 |
極地天氣很冷,氣候乾燥,降水型態以雪為主。(降水量少,氣候乾燥) 北極熊、企鵝、海豹等是生活在極地的生物。 |
|
生物特徵 |
北極熊 |
‧毛可以防止水分滲入, 達到禦寒的效果。 ‧皮膚底下有一層極厚的皮下脂肪加強保暖。 ‧生長在地球北極。 |
皇帝 企鵝 |
‧ 企鵝身上的羽毛,具備防水、防風的功能。 ‧ 厚達2~3 公分的皮下脂肪,可以讓企鵝保持體溫。 ‧ 生長在地球南極。(可活在零下60度的極地) |
【溪流】
環境特徵 |
是會流動的淡水水域。(水流量變化大) 在溪流中可以發現魚、蝦、螃蟹、蛙類等水生生物。 |
生物特徵 |
多數溪流中魚類的身體較扁平,有很好的游泳能力,可以抵抗流水的激流。 |
【海洋】
環境特徵 |
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環境,屬於鹹水水域。 隨著海洋的溫度、深度及海底地形的變化,而有不同生物棲息。如:魚、蝦、蟹、海龜、貝、珊瑚等生物。 |
|
生物特徵 |
瓶鼻 海豚 |
‧海豚光滑的皮膚下有很厚的脂肪層,可以隔絕冰冷海水的溫度。 ‧流線的身形很適合在海水中游泳。 |
【熱帶雨林】
環境特徵 |
終年溫暖潮溼,樹木高大且生長密集。 黑猩猩、紅毛猩猩、巨嘴鳥、犀鳥、鸚鵡等生物棲息在熱帶雨林。 |
|
生物特徵 |
紅毛猩猩 |
‧在雨林中的猩猩,幾乎長時間在樹上生活,因此牠們的四肢相當靈活,可以快速的在叢林間穿梭。 |
【草原】
環境特徵 |
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有大片的草地,樹木很少。 草原上有長頸鹿、羚羊、斑馬、獅子等動物。 |
生物特徵 |
因為草原上空曠,缺乏提供隱蔽的場所給動物,所以大多數草食動物奔跑的速度相當快。 具有敏捷的肢體及良好的視覺、嗅覺、聽覺,方便在草原上追逐或躲避敵人。 |
《3-1-2 臺灣的多樣化環境》臺灣四面環海而且地形多變化,從高山、平地到海邊有著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
【高山環境】
環境特徵 |
臺灣有200 多座高度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 氣溫偏低、風力又強,地表有許多碎石,水分不易保持。 對生活在這些地區的生物來說是極為惡劣的生存環境。 |
|
生物特徵 |
玉山圓柏 |
順強風生長,所以枝條不易斷裂。 |
玉山杜鵑 |
反捲的葉子可以避免水分散失。(葉子表面具有蠟) |
※山上的玉山圓柏的枝條長歪一邊,是因受強風影響。
【河口濕地】
環境特徵 |
受到海水漲潮和退潮的影響,鹽分和水位高低變化大,(是鹹水和淡水的交會處) 大量泥沙和營養物質隨著河流沉積在河口,形成泥灘地。 |
|
生物特徵 |
招潮蟹 |
大多棲息在泥灘地, 漲潮時躲入泥洞,退潮時才會出來活動覓食。 |
彈塗魚 |
潮溼的皮膚可以幫助呼吸,胸鰭能推動身體前進。 |
※在河口溼地的生物必須能夠適應海水漲退潮的影響。
【海岸地形】
環境特徵 |
西部以淺水海域及沙灘為主, 南端的恆春半島及小琉球為珊瑚礁海岸, 北部、東北部與其他離島則多岩岸。 |
生物特徵 |
東部海域有鯨豚出沒 珊瑚礁附近有各種生物(魚、貝、蟹、藻) |
《3-1-3 生物生存適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有適合牠的生長環境,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生物的活動或數量也會受到影響。
※「候鳥」是指具有遷徙行為的鳥類,牠們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繁殖地和避寒地
候鳥 |
冬候鳥
|
冬季由北方來到臺灣渡冬(黑面琵鷺)( 蒼鷺、小水鴨、琵嘴鴨、尖尾鴨、東方環頸等) |
夏候鳥 |
夏季由南方來到臺灣繁殖(燕鴴ㄏㄥˊ)(家燕、八色鳥) |
|
過境鳥 |
候鳥遷移途中在臺灣短暫休息,覓食及補充體力後飛往其他地區的鳥類(灰面鵟鷹)( 赤腹鷹、燕隼) |
分類 |
變 溫 動 物 |
恆 溫 動 物 |
說明 |
體溫會隨外界氣溫而升降(冷血動物) 寒冷→代謝降至最低(停止活動→冬眠) |
體溫不會隨外界氣溫而升降,會固定在一定的範圍內 寒冷→代謝升高(維持體溫恆定)) |
例子 |
魚類、蛙類、蛇類、蜥蜴類、龜類等(爬蟲類、兩生類) |
鳥類和哺乳類等動物(家禽家畜) |
舉例說明 |
斑龜在天氣較冷時會出來晒太陽;陽光較強時,牠會躲到岩縫中或是浸泡到水裡。 |
鳥類身上長有羽毛保持溫度及禦寒,也會利用恆定的體溫來孵蛋。 |
可否用 體溫孵蛋 |
不可以 |
可以 |
孵蛋方式 |
魚卵靠水溫孵化 海龜利用沙子的溫度孵蛋 樹蛙也會靠日光或環境的溫度孵卵 |
鳥類利用恆定的體溫孵蛋 |
※恆溫動物會藉由排汗、控制皮膚微血管的血流量、毛皮和皮下脂肪的厚度來因應外界的溫度變化,使體溫維持在一定範圍。
※ 影片欣賞 ※
變溫動物:https://vimeo.com/390749949
恆溫動物:https://vimeo.com/390749898
《3-1-4 外來入侵種對臺灣的影響》
說明 |
一個地區原來沒有分布的生物,透過人類引進而出現在這個地區中,並在新環境中繁衍成群,影響生態環境 |
防治方法 |
不要私下(不合法)從國外帶回生物。 不隨意棄養或丟棄外來種。 |
福壽螺 |
被引進養殖,由於肉質鬆軟,養殖業者紛紛棄養。 福壽螺繁殖力驚人、會食用水稻等農作物、對環境適應力極強,造成生態危機。 |
大花咸豐草
|
蜂農為了改善經濟情況,引進了全年開花的大花咸豐草,來增加蜂蜜的產量, 但是它們生長速度極快、適應力強,搶奪原生植物的生長環境。 |
八哥
|
引進家八哥當寵物鳥,但部分被飼主棄養, 由於家八哥適應力強,目前已經成為常見的外來種鳥類。 |
布袋蓮
|
原本是被引進當觀賞的水生植物, 但人為的不當養殖加上它極強的環境適應力與傳播力,使水域環境生態失去平衡。 |
入侵紅火蟻 |
入侵紅火蟻分泌的蟻酸具有刺激性,被叮咬後會引起劇痛和過敏反應。 |
銀合歡樹 |
樹根會分泌出毒素來抑制其他植物生長, 排他性極強又無天敵,逐漸危害臺灣原生種生物。 |
小花蔓澤蘭 |
生長速度很快,且會攀爬在其他植物上,攔截光線使其他植物難以生存, 因此有「植物殺手」的稱號。 |
斑腿樹蛙 |
成蛙會吃掉其他蛙類, 蝌蚪會吃其他蛙類蝌蚪,嚴重威脅本土原生蛙類的生存。 |
美國螯蝦 |
適應力強,在臺灣幾乎沒有天敵,嚴重威脅臺灣淡水魚蝦和青蛙等水中生物。 |
※外來種生物如果在新環境適應良好,除了會干擾原生種生物的生長環境外,也會威脅到原生種生物的生存,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有些也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影響。
※ 點我看影片 ※ →外來入侵種對臺灣的影響